张伟从刚毕业开始,在工地上靠踏实好学一步步提升,靠着一个个转折点,走向成功之路。
张伟的人生历程代表着我们每个普通人的奋斗历程。
没有开挂,一切靠自己。
毕业啦!学士帽往天上扔的那一刻,永远定格在了相机里。
作为一名土木工程毕业的大学生,张工这个昵称从此就焊在了他的身上,土木人的名字就是各种某工某总。
张工的大名叫张伟,叫这个名字的在咱中国接近30万人。
张伟的第一份工作,是在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污水处理厂项目中作为施工学徒。
这个项目在大山深处的村里,项目听起来就有那种为国添砖加瓦的自豪感。
那时候刚毕业的他,还没经受过社会的毒打,对即将参加工作充满热情。
满脸稚嫩的他拎着硕大的行李箱,从300公里外的城市坐着火车过来,确切地说是站着过来。
恰逢毕业季和暑假,火车上到处都是人,行李满地都是,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个老爷爷,毕竟年轻,站几个小时也没问题。
火车外的景色一幕幕快速闪到身后,张工对新工作的期待越来越浓烈。
火车到站后,一个50多岁的中年的男人把他领到一个破旧的皮卡车前。
这个男人的眼角爬满皱纹,但眼睛炯炯有神;头发很短,一根根稀稀疏疏直直立在头上,有黑有白,一看就是操心之人。
这个时候,张伟还不知道这个男人就是带自己师傅,是自己以后工作中的第一位工作导师。
男人破旧的皮卡载着张伟和他的行李箱,跑过大道、经过小道、穿过树林又颠簸了半小时,终于到了工地。
车里的柴油味差点把张伟整吐了。
这份工作是父母托熟人介绍的。所以,初入社会的他格外珍惜。
每天跟着师傅屁股后面跑工地,师傅教他打桩测量、教他协助安排施工队伍的活儿、带他检查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、提前预定混凝土等材料,安排机械设备进场等。
毕竟是小公司,人手不是按岗分配,许多杂事都是一个人负责,有时人手不够张伟还做小工的活儿,搬砖,卸货,打混凝土,只要能做的,都做过。
那时候浑身都是干劲,充满正能量,不怕活脏活累,只要能学到东西他都无怨无悔。
几个月的他迅速从一个啥都不会的毕业生变成了一个合格的杂工,什么活儿都能懂一点。
这种质朴的精神和机灵劲不仅让带他的师傅连连夸赞,就是这里的施工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也对他另眼相看,觉得他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,未来可期。
说起监理工程师,这个岗位倒让没见过世面的张伟打心底里羡慕,他觉得监理就是约束施工方的人,什么隐蔽工程签字,重要材料验收签字,付款申请签字,都得经过监理工程师手中的笔。觉得监理权力大极了。
看来,张伟内心深处还隐藏着一股向往权力的力量啊!
为了成为监理工程师那样的人,晚上的工作结束后,张伟便开始琢磨监理的工作要求和流程,当然了,他只是在电脑上默默搜索,然后结合这个项目监理的工作对比,心里大概有了框架。
他不敢把现在的想法展露出来,怕师傅认为他嫌弃现在的工作,更怕同事们笑话他好高骛远。
他在心里给自己设了一个三年目标,因为本科工学的他三年后才有资格考注册监理工程师的证书。
当然了,现在还是得做好施工的本职工作,脚踏实地才是王道。自从有了这个考证的想法,张伟以往累得倒头就睡,现在不得不每天再抽点时间看看书,积累知识。
当宿舍里的鼾声此起彼伏的时候,张伟悄悄地穿上衣服,来到简陋的办公室,开一个小灯,默默啃书。
往往在这个时候,工地上的大橘猫便悄悄卧到灯下,不吵不闹眯着眼睛打盹,时不时伸伸懒腰,像一个监工又像是一个陪伴者,在旁边默默陪读。
累了困了,摸摸大橘的圆脑袋,瞬间又能清醒起来。如果大橘能说话,此刻它一定是张伟在这个工地上唯一的一个交心的朋友。
“嘿!小张,你半夜不睡觉,偷偷摸摸在这干嘛呢?”同事肚子疼来办公室找卷纸正好撞见了张伟在学习,大喊一声,把大橘猫都吓醒了。
张伟一下子羞红了脸,结结巴巴地说:“我失眠睡不着,想看看书能打打瞌睡。”
同事平时就看积极的张伟不顺眼,一把抓过书皮,撇撇嘴,一脸不屑,“骗谁呢,难道你想去干监理?要不要明天我给咱们这里的监理工程师说一下,让他带带你?看你怎么跟你师傅交代!你师傅不骂死你,哈哈哈”。
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,同事把张伟看书的事情在饭桌上阴阳怪气地讲了出来。本来不是一件什么见不得人的事,却让张伟十分尴尬。
师傅也在饭桌上,看到小张快哭出来了,放下碗筷,敲了敲圆桌,严厉地对笑话张伟的同事说:“咱们项目部是在养牛吗?吃了干活,干活了吃,跟老黄牛有什么区别?你们年纪轻轻不学好,不上进不积极,还扯别人后腿,是谁给你们的自信?小张平时工作积极,下班还用休息时间给自己充电,你们知道为什么他偷偷学吗?还不就是怕像你们这样的人笑话他?他做对的事还招人耻笑,你们是对错都不分了吗?你们就这么想做一条咸鱼?”
听完师傅的话,张伟心里好受了许多,师傅又拍了拍他的肩膀,告诉他:“休息时间是你自己的,你随意安排,自己决定的事,就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。好好干!”